欢迎访问恒兴集团官方网站
全国政协委员柯希平:设立“商人节”树立商人自豪感
2015.08.18 2052

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日益凸显。如何增强两岸间企业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也逐渐引起工商界人士的关注。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主席柯希平在接受《经济》杂志独家专访时表示,应该在两岸文化同根、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提出通过设立商人节,来树立商人自豪感,引领两岸企业发展正能量和企业家投身社会、回报社会的人生价值观。


当前,大陆和台湾两岸企业界相互交流交往,已成为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立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据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2014年10月20日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中显示,台商在大陆扩大投资生产比例高达40.28%。柯希平告诉记者,尽管台商对大陆经济的投资比例很高,但两岸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并不多,其实还有较大的潜力值得探索和挖掘。


“设立商人节还有利于营造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企业家才能。”柯希平介绍说,“商人节”缘起于厦门,发展于台湾,根植于两岸。1946年11月1日,厦门商会代表在全国商联成立大会上提议创立“商人节”,获得通过和批准。次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商人节”的庆祝活动。台湾地区将“商人节”的传统延续至今,已举办68届。


“事实上,在台湾商人节没有党派色彩,是商人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纯粹交流,更易于两岸接受。”商人节不仅促进各界人士间的交流,同时,也对“一带一路”的政策颇为有益。更重要的是,中国商人要走出国门,并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商人节能为国内的商人架起一座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搭建新的平台。“我们也希望通过举办商人节,树立一种新的商业文化,让商人有一种自豪感,并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他认为,政府在搞市场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能为商人设立一个专属节日,对国家、对企业、对商人大有裨益。


鉴于商人节的历史沿革问题,柯希平建议,将每年11月1日定为两岸商人的共同节日——“商人节”,这一节日就像记者节、教师节、护士节等,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尊重相应的社会群体。同样,商人节可以提升企业家自豪感和使命感,让两岸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情感纽带,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更为直接,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商重商的社会风尚,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一旦设立商人节,节日期间,由两岸企业界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搭建民间交流平台,增进互信合作,和谐发展,以论坛、展览等方式打造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的新平台,充分发挥了两岸民间经济文化融合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柯希平说。


当下,厦门总商会正借助于110周年联合台湾民间团体、台湾商业总会,计划建立一个政府认可的商人节,或者在两岸地区举办一些活动和交流,这对两地都有好处。“目前来看,台湾民间商人和企业家都非常的支持和赞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厦门总商会通过全国工商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设立“商人节”的团体提案。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亟需借助法律的发展,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柯希平告诉记者,“现在非公经济贷款难执行难,经济环境有待完善。”希望党和国家能够继续为非公经济依法创立一个管理平台,能够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集团概况
企业简介
董事长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大事记
主要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媒体观察
产业介绍
冶金矿产
商业贸易
民办教育
文化旅游
资产管理
股权投资
社会责任
慈善事业
社会认可
加入恒兴
人才理念
招聘岗位
在线投递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恒兴集团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恒兴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9988号-1          技术支持:3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