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记者从厦门市工商联获悉,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单位——厦门恒兴集团日前创办航空产业投资公司,进军低空经济领域。
8月19日,厦门恒兴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位于鹭江道100号的财富中心创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柯希平,由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厦门恒兴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包括:民用航空材料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销售,民用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生产,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通用航空服务,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民用航空维修人员培训,飞行训练等。
当前,厦门正全力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商业航天、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作为培育重点,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在我国低空经济企业资源集聚Top50城市榜单中,厦门成功跻身前30。
今年,厦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5月,厦门临空经济片区的翔业航空培训基地与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一期国际科创中心封顶,前者建成后将为航空产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后者将吸引航空制造、物流等高端产业资源集聚。厦门中闽世纪工业园扩建项目各栋主体建筑也顺利封顶,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涵盖飞行器研发制造、飞行服务等核心领域的产业集群。
此外,厦门多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厦门腾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Dragonfly-Ev200”50%缩比eVTOL验证机试飞成功,厦门首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4.5伏耐高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于去年底获得厦门市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认证,为低空飞行提供更高性能的动力支持。(转载自《海西晨报》2025年8月22日封面及A6版)
让厦门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8月22日,《厦门日报》发表文章《让厦门低空经济展翅高飞》。厦门市发改委联合《厦门日报》征集“十五五”规划意见建议,邀请市民专家踊跃建言。这些宝贵意见、“金点子”、“好声音”,有可能就是厦门发展的“金钥匙”!
专家声音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形势下,各地纷纷谋划及布局低空经济,厦门应抓住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机遇期,系统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副院长黄玥为厦门低空经济出谋献策。
在他看来,厦门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及岛屿城市,物流产业发达,低空运输应用需求较大。政府可主导牵引低空飞行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低空+”产业融合新模式,支持低空飞行器,包括有人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等,在旅游观光、城市安全、消防、空间测绘、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场景的应用,优先应用于市政领域。进一步丰富城市空中交通的商业运营模式,培育空中交通新业态。他同时建议,发挥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科优势,校地共建低空经济管理运营平台、联合培养低空人才和促进低空相关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厦门低空经济展翅高飞。(综合自《厦门日报》2025年8月22日报道)
来源:厦门日报、海西晨报
COPYRIGHT © 恒兴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9988号-1 技术支持:35.com